词:
解释:
(一)指过去五十三佛。此说见于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谓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之前身)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从锭光如来至处世如来)之五十三佛。即:(一)锭光,(二)光远,(三)月光,(四)栴檀光,(五)善山王,(六)须弥天冠,(七)须弥等曜,(八)月色,(九)正念,(十)离垢,(十一)无著,(十二)龙天,(十三)夜光,(十四)安明顶,(十五)不动地,(十六)琉璃妙华,(十七)琉璃金色,(十八)金藏,(十九)焰光,(廿)焰根,(廿一)地动,(廿二)月像,(廿三)日音,(廿四)解脱华,(廿五)庄严光明,(廿六)海觉神通,(廿七)水光,(廿八)大香,(廿九)离尘垢,(卅)舍厌意,(卅一)宝焰,(卅二)妙顶,(卅三)勇立,(卅四)功德持慧,(卅五)蔽日月光,(卅六)日月琉璃光,(卅七)无上琉璃光,(卅八)最上首,(卅九)菩提华,(四十)月明,(四十一)日光,(四十二)华色王,(四十三)水月光,(四十四)除痴暝,(四十五)度盖行,(四十六)净信,(四十七)善宿,(四十八)威神,(四十九)法慧,(五十)鸾音,(五十一)师子音,(五十二)龙音,(五十三)处世。
同本异译诸经中,大阿弥陀经(吴译)言三十三佛、平等觉经(汉译)言三十六佛、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唐译)言四十一佛、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译)作三十七佛、梵本、藏译本作八十一佛(或作八十佛)。其中汉、吴、魏三译及梵本皆以锭光佛(或译燃灯、灯作)为过去最初出现之佛,后次第至最终出现之世自在王佛。唐、宋二译及西藏译则反之,乃以锭光佛为过去最终出现之佛,而以世自在王佛为过去最初出现者。[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净土教之研究]
(二)三劫三千佛于因位时闻持之佛,有五十三数。即:(一)普光,(二)普明,(三)普静,(四)多摩罗跋栴檀香,(五)栴檀光,(六)摩尼幢,(七)欢喜藏摩尼宝积,(八)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九)摩尼幢灯光,(十)慧炬照,(十一)海德光明,(十二)金刚牢强普散金光,(十三)大强精进勇猛,(十四)大悲光,(十五)慈力王,(十六)慈藏,(十七)栴檀窟庄严胜,(十八)贤善首,(十九)善意,(廿)广庄严王,(廿一)金华光,(廿二)宝盖照空自在王,(廿三)虚空宝华光,(廿四)琉璃庄严王,(廿五)普现色身光,(廿六)不动智光,(廿七)降伏诸魔王,(廿八)才光明,(廿九)智慧胜,(卅)弥勒仙光,(卅一)世静光,(卅二)善寂月音妙尊智王,(卅三)龙种上智尊王,(卅四)日月光,(卅五)日月珠光,(卅六)慧幡胜王,(卅七)师子吼自在力王,(卅八)妙音胜,(卅九)常光幢,(四十)观世灯,(四十一)慧威灯王,(四十二)法胜王,(四十三)须弥光,(四十四)须曼那华光,(四十五)优昙钵罗华殊胜王,(四十六)大慧力王,(四十七)阿■毗欢喜光,(四十八)无量音声王,(四十九)才光,(五十)金海光,(五十一)山海慧自在通王,(五十二)大通光,(五十三)一切法常满王。
依三劫三千佛缘起载,三劫三千佛于因位时闻持五十三佛名号,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中初千人于庄严劫已成佛,即过去千佛。中千人于贤劫次第成佛,即现在千佛。后千人于星宿劫当成佛,即未来千佛。若众生欲除灭四重禁罪、忏悔五逆十恶等,应勤礼敬五十三佛名号。[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观虚空藏菩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