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词:

解释:

(一)梵语vedana^,巴利语同。又译为痛、觉。可分为二:(一)心所之名,为五蕴之一。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乃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遍行之一。‘受’系根(感官)、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和合之触(即接触感觉)而生。换言之,受,即领纳之意,亦即领纳违、顺、俱非等之触,及外界之对象,以此而感受苦、乐等感觉之精神作用。故‘受’为外界影响于生理、情绪、思想等,所产生之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受,由此有利(顺)、不利(违)、无利害关系(俱非)等境界,产生相应之苦、乐等主观感受,而引起远离违境、追求顺境等一连串爱欲活动。

对受之解释,诸论有异,如:(1)据俱舍论卷一载,领纳所随之触,称为受。(2)据顺正理论卷二载,领纳所缘之境,称为执取受;领纳所随之触,称为自性受。(3)据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载,就领纳所缘而论受之义,谓一切之心、心所皆称为受,特别是指领纳随触。(4)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下等载,领纳所缘之境,称为受。(5)据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等载,受不能缘俱生之触,故领纳顺、违等境界之相,为其本义;此说有驳斥前列四说之意。

关于受之分类,有诸种说法。据杂阿含经卷十七记载,受有: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百八受、无量受等。(1)一受,受之自相虽有苦、乐、舍等三种,然苦受属于苦苦,乐受属于坏苦,舍受属于行苦;一切皆苦,故称一受。(2)二受,心受、身受合称二受。眼识乃至身识等前五识之感受属肉体之受,故称身受。第六意识之感受属精神之受,故称心受。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列有诸家对心受、身受之解释,如:1.无分别为身受,有分别为心受。2.缘自相之境为身受,缘自相、共相之境为心受。3.缘现在之境为身受,缘三世之境、无为之境为心受。4.缘实有之境为身受,缘实有与假有之境为心受。5.于境一往取为身受,于境数数取为心受。6.于境暂缘即了为身受,于境推寻乃了为心受。7.依色而缘色为身受,依非色而缘色、非色为心受。8.世友论师谓一切之受皆为心受,而无身受。(3)三受,依受之自相而有所分别。即领纳爱、非爱及非上记二种之触,而生起苦、乐、舍等三种感觉。1.乐受,对可爱境之感受。2.苦受,对不可爱境之感受。3.舍受,又作不苦不乐受、非苦乐受。乃对非可爱、非不可爱境之感受。(4)四受,依界系不同而有所分别。1.欲界系受,又称有味着受,属于自体爱相应之受。2.色界系受。3.无色界系受。4.不系受。后三项,又称无味着受,属于不相应之受。(5)五受,又称五受根。依身、心受之自相而有别。1.乐受,又称乐根。指五识相应之身悦,及第三静虑的意识相应之心悦。2.喜受,又称喜根。指初二静虑及欲界的意识相应之心悦。3.苦受,又称苦根。指五识相应之身不悦。4.忧受,又称忧根。指意识相应之心不悦。5.舍受,又称舍根。指身、心之非悦、非不悦。(6)六受,又称六身受、六受法。指经由六根,六识得以觉知六境,复由根、境、识等和合之六触,产生眼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7)十八受,又称十八意近行受。计有六喜意近行、六忧意近行、六舍意近行等。谓喜、忧、舍等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活动于色、声等六境,乃有十八受。(8)三十六受,又称三十六师句。谓前项十八意近行各有染品、善品之别,如六喜意近行之中,有顺染受之耽嗜依及顺善受之出离依。(9)百八受,谓前项三十六受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别。(10)无量受,由上述各家所说之此受、彼受等,可知受之相复有无量之别。[杂阿含经卷十三、法蕴足论卷九、卷十、发智论卷十四、成实论卷六、卷八、俱舍论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义章卷七、杂集论述记卷三、卷五]

(二)为十二缘起之第一支,称为受支。为幼年少年时期对苦、乐等相之了知。说一切有部基于分位缘起说认为幼年少年时期虽觉知苦、乐等相,然尚未生起淫爱,此期之位即称为受;此系以五蕴为体,而非以受为体。于唯识大乘之看法,则以无明及行为‘能引支’,识乃至受之五支为‘所引支’;又以无明及行为‘能熏’,识等五支为‘所熏’之种子。亦即识、名色、六处、触等,由于无明、行而影响阿赖耶识之种子,称为受。[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卷九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

(二)为取(梵upa^da^na)之旧译。乃烦恼之异名。(参阅‘取’3092)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