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巴利语

词:

巴利语

解释:

巴利语pa^li-bha^sa^。为南方佛教圣典及其注疏之用语。属印欧语系,系印度中期亚利安语中,初期地方语(梵Pra^krit)之一。巴利,为pa^li或pa^l!i,pal!i之音译,又作巴梨、波利,意为线、规范,转用为圣典之意。巴利文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相对于注释(巴at!t!hakatha^),称根本圣典为Pa^li。近代始将锡兰等地之三藏及注释书所使用之语言,称为巴利语。字母总数凡四十(一说三十九),母音有八(a,a^,i,i^,u,u^,e,o),父音三十二(k,kh,g,gh,n%,c,ch,j,jh,n~,t!,t!h,d!,d!h,n!,t,th,d,dh,n,p,ph,b,bh,m,y,r,l,v,s,h,l!,一说三十一),另有一空点(m!)。其音声与文法较梵语为简,书体亦不定,系以南方各国之书体书写;由于有巴利三藏,遂使原始佛教圣典得以流传。

巴利语之主要部分约成于纪元前三世纪顷。其发生地有摩揭陀(梵Magadha)与邬阇衍那(梵Ujjayani^)等说,众说纷纭,或系佛教教团在释尊入灭前后,向西逐渐传播时所用之圣典语言。德国学者盖格尔(W.Geiger)主张巴利语之发展阶段有四,即诸经中偈颂之语言、经典中散文之语言、藏外典籍之新散文之语言、新诗之语言等。西元一八三三年,梧庞(E.Upham)等英译以锡兰土语书写之大统史(巴Maha^vam!sa),并刊行其著作‘锡兰神圣的及历史的作品’(ThesacredandhistoricalworksofCeylon),开巴利语研究之风气。一八五五年,豪斯贝尔(V.Fausbo%ll)校订出版法句经(巴Dhammapada),为巴利圣典刊行之先驱。其后,欧洲、锡兰、日本等国学者,从事原典校订及翻译工作者亦多。文法书有库罗(B.Clough)之巴利文法摘要(CompendiousPaliGrammar,1824)、穆勒(Fr.Mu|ller)之促进肯特洲之巴利语(Beitria|gezurKentnisderPa^li-Sprache,1867~1868)、立花俊道之巴利语文典、水野弘元之巴利语文法、长井真琴之

独习巴利语文法等。字典有基鲁达司(R.C.Childers)之巴利语字典(DictionaryofthePa^liLanguage,1875)、大卫斯(RhysDavids)及史代德(W.Stede)之巴利英文辞典(Pa^li-EnglishDictionary,1921~1925)、水野弘元之巴利语辞典等。[欧米の佛教、根本佛典の研究]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