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平等观

词:

平等观

解释:

(一)指释尊主张之四姓平等说。印度原有之婆罗门教仅为支配阶级之宗教,无视于民众之济拔,因此,促成部分王族与庶民阶级急速抬头;又新旧诸宗教思想间,所以有对立之见解,亦因阶级之偏见而形成。释尊之思想,则超越阶级偏见,重视道德意义,排除人为阶级,强调四姓平等,人类之出生及家系,并非即能限制其贵贱,唯有人类之行为,方足尊贵,故此平等观之理想,首先实现于释尊所领导之教团。所谓平等,其精神之发露,则为慈悲,大乘佛教深受此种精神之教化,乃以诸法之本质为空,一切存在之诸法皆为平等。此思想发展至中国,则成为‘即’(绝对性之同一)思想之佛教;又天台宗、华严宗主张诸法之绝对相为‘理’,诸法之个别事相为‘事’,理为平等,事为差别,惟两者‘相即’,而有理即事、事即理之关系,故亦主张平等之说。

佛教本身以成为最普遍之宗教自期,故融合不同之见解,表明统一之态度,基于此,使其能在印度、中国、日本、西藏等地,融合各国固有之民族宗教而发展。四姓平等思想之彻底表现,即‘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教理,自他不二、自利利他亦以大乘菩萨行为基础而产生。批判四姓制度之代表著作有金刚针论(梵Vajrasu^ci^),此书即基于佛陀之立场,抨击婆罗门之优越观。又为实现平等理想之政治,有阿育王之‘法’政治,同时关于归纳王政之论以表现其见解者,有龙树之宝行王正论(梵Ratna^vali^)。天台之集大成者智顗(538~597)以法华经思想为基础,揭示‘开会’(绝对统一)之教义,强调佛教教法各各具特殊性,并开显其绝对性意义,此即显示各各具有其平等之存在理由。如主张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法界互具者,即证明一切诸法平等、具足佛性。又随着净土信仰之一般化,阿弥陀佛济拔之对象相对地普遍扩大,亦为一般人所能理解接受,故多数之宗教团体在各阶级间逐渐形成。在实践宗教方面,禅之信仰思想亦一般化,于规定僧堂生活之清规中,其依众议所订而于行动上必须遵守之条文,则为教团伦理上平等精神之表现。

西元五世纪,传译涅槃经时,有‘悉有佛性论’与‘五性各别说’对立之论争。七世纪前半,玄奘将瑜伽行派之学说传至中国,并组织法相宗时,依五性各别说,主张众生中亦有无佛性者,故而形成当时否定五性各别说之天台、华严等宗,与肯定该说之法相宗展开论争。是后,此论争亦延及日本,以最澄为中心,诸宗学者之间相互争论,最后,主张否定论者获胜,其理由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被肯定,与宗教观之深入一般信众。此外,在日本,以佛教精神为基础,制订十七条宪法,打破闭锁式之氏族制社会,向统一国家之建设迈进,此即圣德太子平等思想之具体表现。

(二)为天台宗三观中‘假观’之异名。若破俗(即假)而用真(即空),则不称平等。盖以‘空观’系于观中知假非假而破假入空,而‘假观’则知空非空而破空入假。如是空假共破而互用,故称为平等。维摩经玄疏卷二(大三八·五二五下):‘言平等者,若前破俗用真,不名平等;此观破用等,故名平等。’又空观之异名,亦称平等观,以空为平等而一一别相之故。(参阅‘三观’706)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