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忏法

词:

忏法

解释:

指依诸经之说而忏悔罪过之仪则。又作忏仪。依准此类仪则而修之,称为修忏。盖忏悔原是将自己生活上所犯之过失,于一特定日在僧团众僧前告白,表忏悔之意。后渐包含人类精神整体之六根忏悔,与身、口、意之三业忏悔两类。

忏法之类别,据道宣之四分律羯磨疏卷一,有制教忏与化教忏二种。制教忏又分为众法忏、对首忏、心念忏等三种。另据智顗之摩诃止观卷二上、金光明文句卷三载,忏悔分为事忏与理忏两种;又作法忏悔、取相忏悔、无生忏悔等三种,称为三种忏法,前二者属于事忏,后者属于理忏。此外,于佛前举行忏悔仪式前,须先行礼赞,称为礼忏仪;忏悔后再行发愿回向,称为忏愿仪,至此即完成忏悔仪式。

我国佛教中之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来,采用大乘经典中忏悔与礼赞内容而成之忏法,以种种形式流行,从而产生许多礼赞文及忏悔文。据广弘明集卷二十八悔罪篇之记载,计有梁简文帝之涅槃忏启、六根忏文、悔高慢文,沈约之忏悔文,梁武帝之慈悲道场忏(俗称梁皇宝忏)、金刚般若忏文、摩诃般若忏文、陈江总文之群臣请陈武帝忏文、陈宣帝之胜天王般若忏文、陈文帝之妙法莲华经忏文、金光明忏文、大通方广忏文、虚空藏菩萨忏文、方等陀罗尼斋忏文、药师斋忏文、沙罗斋忏文、无碍舍身会忏文等。

诸忏法所依据之经典,有涅槃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光明经等之不同,所供奉之本尊亦随之而异。其后复有根据圆觉经、药师经、地藏经等而修之忏仪,又有咒术色彩浓厚之水忏法,及与星宿有关之炽盛光法。此外,杂有道教思想之占察忏法、塔忏法等亦渐兴盛。

隋、唐之间,佛教宗派渐起,各派依所宗经典撰成种种忏悔行法,如天台宗大师智顗撰法华三昧忏仪、请观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方等忏法、方等三昧行法;三阶教有信行撰七阶佛名;净土宗有善导撰净土法事赞、法照撰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华严宗有宗密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一行撰华严忏法;密宗有不空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此外,知玄抄录宗密之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述作慈悲水忏法,至今犹流行;智升更集成‘集诸经礼忏仪’,为各种忏法仪则最早之综合刊本。

宋代为忏法之全盛时代,当时天台巨匠四明知礼、慈云遵式、东湖志磐等,皆继承智顗之遗法,认为礼忏乃修习止观之重要行法,故专务忏仪。其中,知礼尝修法华忏法、光明忏法、弥陀忏法、请观音忏法、大悲忏法等数十遍不等,著有金光明最胜忏仪、大悲忏仪、修忏要旨;遵式又称慈云忏主,撰有金光明忏法补助仪;志磐撰水陆道场仪轨,盛行于世。又元照撰有兰盆献供仪,亦为忏法之一。

金代之王子成汇集净土因缘,编成礼念弥陀道场忏法,略称弥陀忏法,重刊于元代至顺三年(1332),遂广行于世。明太祖屡建法会于南京蒋山,超度元代末年死于战乱之亡灵。其后忏法广为流行,举行忏法仪式遂成为僧侣重要行事之一。至明代末年,云栖袾宏广作忏法,重订水陆道场仪轨,修订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并撰施食补注(即近代流行之‘水陆’与‘焰口’)。影响所及,又有许多忏法出现,如受登撰准提三昧行法、药师三昧行法,智旭撰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即地藏忏法),禅修撰依楞严究竟事忏(略称楞严忏法),如惺撰得遇龙华修证仪(略称龙华忏仪)。至清代,夏道人编集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略称准提忏法),又有撰者不详之消灾延寿药师忏法、慈悲地藏菩萨忏法,及继僧撰舍利忏法,弘赞编集供诸天科仪,建基所辑录之金刚经科仪宝卷,智证辑录之水忏法随闻录,西宗集注之水忏法科注等。

近世通行之忏法有梁皇宝忏、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等。兹略述之:(一)梁皇宝忏,后世于灭罪、消灾、济度亡灵时,常延僧虔修此忏,为我国流传最久之忏法。(二)水忏,又称慈悲三昧水忏,唐代悟达国师知玄以三昧水洗疮而濯除累世冤业,为此忏法之典故。知玄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慈悲水忏法,令众生依此忏法至诚忏罪,以消释宿世冤业。(三)大悲忏,又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根据大悲咒而作之忏法,为现今一般流行最广之忏法。(四)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为根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而作之忏法;凡消灾延寿之法事,多礼拜此忏。(五)净土忏,又称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用大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经等诸大乘经典而立之忏法,此忏法随净土信仰之流行而广行于民间。(六)地藏忏,又称慈悲地藏忏法,为较晚出之忏法;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礼拜此忏。此外,另有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亦为一般常行之忏法。

在日本,古时所行之忏法称为悔过,有药师悔过、吉祥悔过、阿弥陀悔过等多种。平安朝后,盛行法华忏法、阿弥陀忏法、佛名忏法、舍利忏法等,其中以法华忏法最为普遍。[释氏通鉴卷五、佛祖统纪卷八、卷十、卷二十五、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七、续高僧传卷十一、卷十七、弘赞法华传卷三、卷六、卷七、释氏稽古略卷二](参阅‘忏悔’6772)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