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成佛

词:

成佛

解释:

梵语buddhobhavati,西藏语h!tshan%-rgya-ba。指菩萨于多劫中满足因行,完成自利、利他之德,而至究极之境界。又作作佛、得佛、成道、得道、成正觉、成菩提、证菩提、现等觉、得佛果。其原语不一,有bodhim!spr!s/ate(证最上菩提之义)、abhisam!budhyate(现等觉之义)、buddhatvamava^pnoti(得佛之性义)、bodhim!labhate、bodhi-prapta(得最上菩提之义)、buddhovibudhyate(觉悟而成为佛陀之义)等。

小乘如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卷一七六等主张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中,唯有菩萨能成佛。大乘之三乘教亦立‘五姓各别’说,谓声闻及缘觉无法成佛;然法华经、涅槃经等一乘教则允许二乘作佛之说,且谓谤法、阐提之众生亦可成佛。又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昙弥经、五分律卷二十九等谓女子有五障,不得成佛;相对于此,道行般若经卷六、维摩诘经卷下、法华经卷四等则有转女成男之说,谓女子亦可能成佛,此乃大乘特有之教旨。此外,小乘教仅论依修行始可成佛(修得),大乘教则认为众生成佛之因乃本来所具(性得),故谓众生均有成佛之可能。

成佛,须经极长之年月及种种修行阶位,称为历劫成佛。小乘认为须经三阿僧祇劫及百大劫,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载,菩萨于三无数劫中修各种菩提分法及波罗蜜多行,复于百大劫中修相好业(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福业),永断染污及不染污等一切之痴,觉了自利利他而成佛。大乘则认为须经三、七或三十三阿僧祇劫始成。依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卷十一之意,大乘立十地乃至四十位等行位,主张于三十三无数大劫等积集福智之资粮,修十波罗蜜等行,成就大菩提,尽未来际利乐无穷。

天台宗认为‘别教’必经长时年月,始可渐进成佛;然‘圆教’于十住中之初住(发信住)即可成佛。

华严宗依胜身、见闻、一时、一念、无念等,而有五种疾得成佛之说。依胜身,即依轮王之子或兜率天子等之胜身,而于现身成佛;依见闻,即见闻妙法,谛信决定,证得佛之十力而得菩提;依一时,即如善财童子于善知识处,一时获得普贤法;依一念,即依俗谛之念,于一念中契证普贤法;依无念,即解了一切法不生不灭而见真佛。又有约位(入十解之位即成佛)、约行(不依位之顺序,而于每一行完成即成佛)、约理(由理而言,众生本来即佛)等三种成佛之说,及见闻生(见闻教法之信位)、解行生(得智慧而修行之阶位)、证入生(得最高佛果之位)等三生成佛之说。

另据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载,菩萨修行之每一阶位,均为佛,故十信满位之境地,称为信满成佛;十住满位之境地,称为解满成佛;完成十地满位菩萨之修行,称为行满成佛;完全达到佛果之境地,则称证满成佛。以上四者即称四满成佛。

在密教,则有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等三种‘即身成佛’之说。禅宗则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亦即以坐禅彻见现实之自心,如此则可开成佛之端绪。又有‘草木成佛’之说,天台家与密家分别依‘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义、‘六大缘起皆入阿字’之说,而论非情成佛。

日本净土真宗有往生即成佛之说,谓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同时即成佛。日莲宗则认为,唱念题目即可受持成佛。[增一阿含经卷十六、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五如来寿量品、维摩诘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大乘庄严经论卷七、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二、法华玄义卷五下、华严孔目章卷四、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华严五教章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参阅‘三生成佛’544、‘即身成佛’3760)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