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戒牒

词:

戒牒

解释:

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发之受戒证件。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代宣宗大中十年(856),曾敕任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给牒,此为我国僧尼正式受戒给牒之始。于其前,开元十七年(729)玄宗曾下诏,令天下僧尼每三年造一次籍册;又于天宝六年(747)下令天下僧尼隶属两街功德使,并由尚书省祠部出具证明,称为祠部牒。

盖唐、宋时代僧尼出家时即须领取度牒(出家僧籍证明书),受戒后再领取戒牒,皆由官方颁发。且受戒时须呈验度牒,方准受戒。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4),三度敕许僧俗受戒者抄白牒文随身携带,以为执照,凡遇关津把隘之处,验实放行。戒牒之作用遂成为僧尼旅行护照。清雍正废止度牒,僧尼出家漫无限制,各地亦传戒频繁,戒牒则改由传戒寺院发给。至民国以后,已无度牒之颁予,而仅存戒牒之制,系由中国佛教会统一签发。日本自天平胜宝(749~756)以后,始发给由授戒之三师七证签字之戒牒。[经律戒相布萨轨仪、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沙弥得度条、大宋僧史略卷中、释氏要览卷上、释氏稽古略卷四、魏书释老志第二十](参阅‘度牒’3779)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