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犍驮罗艺术

词:

犍驮罗艺术

解释:

乃印度佛教艺术之一派。又称犍陀罗艺术、希腊佛教艺术。以印度西北部犍驮罗(巴Gandha^ra,约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地方为中心而发展,即亚历山大侵入印度后至贵霜王朝灭亡,盛行于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会合区域之佛教艺术。其艺术之表现,主要为宫殿寺庙之建筑、佛菩萨像之雕刻、绘画,其内容大多以佛教题材为主,而采用希腊系统之表现方法,历史性价值极大,影响广及印度、中亚、我国、日本等处。盖以印度传统艺术,吸收希腊、波斯、大夏、罗马之风格,镕为一炉而自成一派。

佛像造立之起源及年代不得其详,部分学者推测为纪元前后始行于犍驮罗地方,然依史实难以确认。依道行般若经卷九、卷十载,可知西元二世纪中叶以前,犍驮罗地方已盛行造立佛像;又从法显、惠生、玄奘等之着作中,对于那揭罗曷国之佛影及布路沙布逻城之雀离浮图等之遗迹皆有描述。

建筑方面,以佛教之伽蓝、塔为主,式样以印度传统建筑为基准,佛塔沿袭中印度古覆钵形式,然由其柱头可见所受罗马、希腊之影响。佛塔塔身极高大,伽蓝则大致呈方形之高墙,内有中庭,四周有房室并立,建材均以石块拼成,而不使用砖。至于雕刻方面,其题材颇多,有佛、菩萨,或取自佛传、本生谭,数量极多,乃犍驮罗艺术之中枢,多以浮雕表现,少有圆雕之作品,背面削平,身体比例不够匀称。其式样模仿希腊人之骨相,一反中印之螺发,而呈现波状发纹,面貌亦不同于印度人,高额、尖鼻、薄唇、人中短、衣褶厚重。继承此风之雕刻为现今北印度及土耳其斯坦(俄属中亚)。

犍驮罗艺术越过北方葱岭进入现今新疆地方,传至中原,影响北魏佛教艺术,又经由朝鲜传入日本,显著影响飞鸟时代之建筑、雕刻。另一派则传及缅甸、暹罗、交趾等地。第五世纪中叶,印度受咽哒族之侵略,犍驮罗艺术亦因之衰颓。[大唐西域记卷二、高僧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佛教之美术及历史、西域文明史概论、LeCoq:DieBuddhistischeSpa|tantikeinMittelasien,Bd.Ⅰ](参阅‘犍驮罗国’5522)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