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芥子

词:

芥子

解释:

梵语sars!apa。音译作萨利杀跛、舍利娑婆、加良志。西藏语yun%s-kar。原系芥菜之种子,颜色有白、黄、赤、青、黑之分,体积微小,故于经典中屡用以比喻极小之物,如谓‘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即为常见于佛典中之譬喻。又因芥子与针锋均为极微小之物,而以‘芥子投针锋’比喻极难得之事,如北本涅槃经卷二谓,佛出世之难得犹如芥子投针锋。

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将芥子与菖蒲、沉香等,共列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又于大日经义释卷七,以其性辛辣异常,多用于降伏障难之修法。在密教中,将白芥子置于火中燃烧,以为退除恶魔、烦恼,及加持祈祷之用。然以白芥子之不易得,古来多用罂子粟、蔓菁子或普通芥子代替。又自古传说,龙树菩萨曾在南天竺以白芥子七粒击开南天铁塔,取得大日经。一般既以芥子具有袪除魔障之神力,故于供养佛舍利之驮都法时,每以白芥子为不可少的供物之一。[首楞严三昧经卷上、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大日经卷二息障品、大智度论卷三十、增广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参阅‘白芥子’2089、‘极微’5479、‘驮都法’5707)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