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0 00:04:12

佛学大辞典
说一切有部

词:

说一切有部

解释:

梵名Sarva^sti-va^din,巴利名Sabbattiva^da。音译萨婆阿私底婆地。略称为萨婆帝婆、萨婆多、萨卫。全称阿离耶暮罗萨婆悉底婆拖(梵A^rya-mu^la-sarva^sti-va^da)。意译圣根本说一切有部。略称有部、有部宗、有宗。又称说因部(梵Hetu-vidya^h!)。为小乘二十部派之一。约于佛灭后三百年之初,自根本上座部分出。以主张三世一切法皆是实有,故称说一切有部。创始者为迦多衍尼子(梵Ka^tya^yani^putra,纪元前后。又作迦旃延尼子)。据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等载,佛灭后,上座部由迦叶、阿难至优婆掘多,皆唯弘经教,至富楼那始稍偏重毗昙,至迦多衍尼子则以毗昙为最胜,而专弘阿毗昙,遂与上座弟子对立,导致分裂。盖上座部各派一般以经、律为主要依据,此派则主要以阿毗达磨论书为依据。

迦多衍尼子著有阿毗达磨发智论,立八犍度,判明诸法性相,为此派着名论师。其后有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论二百卷,解释阿毗达磨发智论之文义,集此派教义之大成。复因大毗婆沙论文义广泛,卷帙繁多,后世遂有其简略本及纲目书之创作,现存中译本纲目书有:尊者法胜所著之阿毗昙心论、优波扇多之阿毗昙心论经、尊者法救之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世亲之阿毗昙俱舍论三十卷、众贤之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及阿毗达磨显宗论四十卷等。其中,俱舍论系以经部之义批判大毗婆沙论之说;顺正理论与显宗论则祖述旧义而破世亲之说。此外,众贤之师悟入著有入阿毗达磨论一卷,佛陀驮娑、德慧、安慧、称友、增满诸师亦各作俱舍释论,显彰此派教义。此派之根本阿毗达磨七论,即指集异门足论(作者舍利弗)、法蕴足论(目犍连)、施设足论(迦旃延)、识身足论(提婆设摩)、界身足论(世友)、品类足论(世友)、发智论。其中前六论称为‘六足论’,发智论则称为‘身论’。在三藏中,除特别侧重阿毗达磨之外,另亦传持十诵律;此律典由后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共译之,凡六十一卷。此外,由我国所译出之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萨婆多毗尼摩得勒伽十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等,亦属此部派之律。

此派之传承,依三论玄义所载,优婆掘多以下,富楼那、寐者柯、迦多衍尼子等次第相承;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萨婆多部佛大跋陀罗师宗相承略传中,则列举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波掘至佛驮悉达等五十四人。上举虽未必依照出世年代之顺序排列,但依之亦可略窥其传承之梗概。其主要教说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三世实有’,即‘时一切有’,谓过去、未来与现在相同,皆有实体。‘法体恒有’,即‘法一切有’,以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七十五法分别诸法之种类,认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四者皆属有生灭变化之有为法;而择灭无为(涅槃)、非择灭无为及虚空无为则为超越时空、无生灭变化之无为法,有为法与无为法均有实体。又主张佛之生身定为有漏,且佛之说法中有无记语,唯以八正道为正法轮之体,反对佛身有量、数、因之三无边,谓出现于伽耶之身,化缘尽时,则永入寂灭。复谓菩萨满三祇百劫,渐至忍位,一刹那之心能知四谛,但仅能知其总相,而不知其差别相。此外又主张初果无退、后三果有退,谓阿罗汉亦有‘退’之义,及反对心性本净等。

此派以迦湿弥罗国为中心,于健驮罗、中西印度及西域等地,皆曾盛极一时,为小乘二十部中最具优势之一派。此派之论书,我国传译甚早,南北朝时代称之为毗昙宗,与代之而起之俱舍宗同为小乘佛教之代表。[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部品、舍利弗问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十八部论、部执异论、四谛论卷一、佛性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三、异部宗轮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巴利文论事(Katha^vatthu)](参阅‘上座部’719、‘小乘二十部’928)


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

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

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