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阿摩罗婆提
词:
阿摩罗婆提
解释:
梵名Amara^vati^。又译作阿马拉瓦蒂。为古代印度驮那羯磔迦国(梵Dha^nyakat!aka)之都城。位于南印度基斯特纳河(Kistna,古名Kr!s!n!a)下游。阿摩罗婆提自薰迦王朝以来即为佛教文化、美术之中心。该地以西元一七九七年麦肯尼基上校(Mackenjie)所发现之大塔为重心。
据传该塔建于二世纪顷,或传此为阿育王时代(西元前三世纪顷)所建。为古代印度三大佛塔之一。塔式为覆钵形,然大多荒废,今仅存塔址与周围之石栏。石栏有内外二重,为大理石所制,高约四公尺,内外两面均有雕刻,所雕者有佛之本生谭及龙蛇树木等,可见当时亦盛行龙蛇树木等之崇拜。或谓此塔即大唐西域记卷十所载之阿伐罗势罗僧伽蓝之遗址。此外,从所发现浮雕佛陀像之美术手法中,可以推知西北印度之犍陀罗,以迄中印度之摩偷罗一带,均曾受希腊美术之影响。
于此城发掘之佛像及塔寺,其造型与锡兰(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所发现之佛像、塔寺相类似。学术界将此种类型称为阿摩罗婆提型。又除塔寺、佛像外,并发掘出大
量之佛经。[解说西域记、佛教之美术及历史]